7/10. 闹钟隐喻:卡捷琳娜为考大学的理想深夜伏案时,精疲力竭地上好闹钟躺在床上哭泣,怀孕被抛弃又一次上好闹钟哭泣,时空跨越到有车有房的卡捷琳娜,用闹钟把床上躺着的女儿叫醒,闹钟几次出现象征角色积压已久的不快,以及女性力量的爆发. 服饰隐喻:第一次公园长椅上,鲁道夫的灰色大衣和鸭舌帽都是名流装束显得强势,卡捷琳娜的白色帽子对比下毫无美感,第二次轮到卡捷琳娜回绝负心汉,鲁道夫的土黄色裤子被女性鲜红的围巾、提包映衬得老气十足;电车上粘满泥巴的靴子象征果沙率真的大男子主义;柳德米拉羡慕领取制服的将军妻子,服装厂象征物质爱情观. 食物隐喻:卡捷琳娜不知晓吃鱼的进餐礼仪,怕身份揭穿不敢吃;和果沙的感情因食物变得牢固,结尾失踪多日的果沙回家吃放,卡捷琳娜说她找到了幸福;社会隐喻:工厂联谊会和酗酒问题的男权文化. 含糊而神秘的美感,以至于我看完了一直被一种说不清的混沌力量困扰着. 时间(年代)、地点(应该是托斯卡纳某地)、为什么这些事件会发生以及家中另外一个成年女子coco的身份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解释,只能跟着大女儿的视角和足迹一点点了解这片地理、养蜂人家庭以及发生在周遭的不同事件. 但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导演摘取正处青春期大女儿的视角,组成的这则情绪诗才会有如此外放的敏感,既有躲避严厉父亲的害怕,也有口含蜇人蜜蜂讨好男生的情窦初开,组合成摄人心魂的女性情感能量. 手提摄影机逼近人物,构造一种类似纪录的现实主义,以及父亲面对电视台的不善言辞,让这片农场土地成为苦与乐交织的与世隔绝之地. 既是破产边缘生存的纪录,也是小女孩心思的敏感日记,结尾两个精彩的摇镜将电影的含糊推向了动人的神秘和搅乱思绪的留白. 持续关注这名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