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侠”真能妙手回春?看不见的剪辑师大揭秘
\n \n1905电影网独家专稿 也许时代真的变了,“人见人爱”的吴宇森筹备多年、耗资4亿人民币的情怀大作《太平轮》,仅上半部上映后就已“出师不利”:不少网友感叹“还没上船就沉了”、“太平轮”实在“太平庸”,配合1.95亿的尴尬票房成绩可谓“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而今年7月30日,姗姗来迟的下部终于要言归正传了,片方也不敢再怠慢,找来吴导的“老基友”徐克重新剪辑,这也让上部在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斩获的“最佳剪接奖”成了十足的笑话。让人好奇的是,一部电影中的剪辑师到底能从多大程度上决定影片的质量?“剪刀侠”到底有什么神秘“超能力”能让片子起死回生?而搭救吴宇森的又为啥非得是“徐老怪”呢?
【科普】:剪辑师干啥的?
神秘的“幕后魔术师”:“看不见”剪辑才算成功
和演员、导演们不一样,剪辑师的工作其实是“隐藏自己”,因此这个角色是电影工业中名符其实的“幕后英雄”——“就像魔术师利用斗篷的抖动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以掩盖自己的把戏一样,剪辑师运用银幕运动的‘戏法儿’来蒙住观众的双眼,使他们难以发现电影拍摄中的诸多问题,”知名剪辑师、作家鲍比·奥斯汀(经典电影《唐人街》与《毕业生》的剪辑师山姆·奥斯汀的妻子)如是说。
一部时长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前期拍摄的素材量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往往是家常便饭。哪些镜头非常必要必须留住、哪些镜头演得不好或是拍得不好必须废弃、哪些镜头虽然完美但为了影片整体不得不“忍痛割爱”,都是通过剪辑师来决定的。而同一个场景可能从不同机位和角度拍了好多遍,如何保证前后叙事逻辑通顺,不同景别怎么衔接流畅自然这些也都要靠剪辑师来作定夺。
总的说来,剪辑师的主要工作一是精准地把握影片的节奏,二是巧妙地用画面讲故事。前者是处理故事的详略薄厚,后者则是处理故事的逻辑条理。此外,很多知名剪辑师还要站在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影片艺术风格的整体性这样的双重立场上沟通平衡导演、制片人、摄影师、分镜师甚至配乐师、美术师、特效师、灯光师和调色师的工作。因此,说剪辑师是电影后期制作流程中的“半个导演”毫不过分,认为各大电影节颁奖礼上的“最佳剪接奖”只是个技术类“民工奖”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有趣的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女导演都算得上是“珍稀动物”,但女剪辑师却并不鲜见,比如美国著名先锋女剪辑师戴迪·艾伦(《雌雄大盗》、《银行大劫案》等),香港功夫片“江湖第一剪”林安儿(“黄飞鸿”系列、《七剑》等)以及内地剪辑师“三大女侠”孔劲蕾(《推拿》、《厨子戏子痞子》、《三峡好人》等)、翟茹(《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个都不能少》、《英雄》等)、杜媛(《心花路放》、《无人区》、《疯狂的石头》等)……这可能是因为剪辑是一项需要极大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且主要偏向后期。
【现状】:另一只来救场的“手”
导演跟剪辑啥关系:“爱人”?“保姆”?“救命稻草!”
说起剪辑师和导演的关系,美国知名剪辑师鲍比·奥斯汀把它比作“婚姻”:因为毕竟没有任何剧组成员能够在电影最终成像环节和导演一起渡过那么漫长的时间,彼此倾听、培养默契。当然这是发生在双方的“婚姻”比较和谐的状况下,而且还是在工业体系较发达、制片人中心制的好莱坞。而在导演中心制的华语电影世界,情况往往不太一样,比如八十年代曾为杨德昌、侯孝贤、张毅等多位导演掌刀的廖庆松就被形象地誉为台湾新电影的“保姆”。廖庆松坦言《聂隐娘》主要是侯导剪的,他的任务则是在旁多次规劝侯导不要“犯规”,以及看看创意够不够“奇怪”。
而在今年4月底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的“剪辑的力量”论坛上,不少剪辑界的“大拿”坦言如今的行业现状让他们感到头大。一向犀利的“第四代”名导谢飞更是炮轰现在的导演水平太差,缺少剪辑意识,拍出来的素材不合格,最后只能让剪辑师来挽救作品。一些黄金剪刀手就这样成了这类导演的“救命稻草”。
其实看看眼下华语电影圈热钱不断、跨界导演、新人导演层出不穷的现状就不难理解这种现象。一般认为一部电影从剧本到分镜头脚本已经打了折扣,从分镜头脚本到成片又损失了几分,而不少导演连分镜头脚本都懒得或是没能力画,再加上手工作坊式的拍片模式缺乏严谨的规划,很容易导致前期拍摄准备不足,从而把问题都推给后期。这导致很多剪辑师为了把片子“说圆”了,不仅要给故事结构动上个“大手术”,甚至还要自行修改、补录台词或是添加旁白。
另一方面,廖庆松也坦言:“数字化很可怕,以前是底片很珍惜,现在因为是数字化,完全不珍惜……”由于模拟时代的“剪刀手”们真的要靠剪刀一刀一刀剪胶片完成剪辑工作,因此他们在动手之前会更加认真负责的思考。而数字时代由于信息的虚拟化和海量化,拍摄者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放纵自我,炮制大量无效素材,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剪辑师的负担。
下一页:【抬杠】:为啥非得是徐克?
[1905电影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