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篇记载了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孔子,在教育过程一视同仁地对待自己的儿子与其他弟子的故事。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
对比尼采与孔子关于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观念差异,我们发现,在教育对象的选择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也”。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以其坦荡君子的风范强调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平等。他从未对自己的儿子孔鲤开过小灶,只是要求儿子同要求其他弟子一样学好诗和礼。尼采则不同,他强调自己只是作为属于他的那些人的准则,而不是作为一切人的准则。他的教育对象是经过严格甄选的志同道合的少数人,而且他向不同弟子传递的教育内容也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