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公开信,通篇平实深沉,入情入理,不亢不卑,很理性地阐述了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且行文彬彬有礼,立论有据,令对手无法不折服。
五
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这些都离不开蔡元培的大力支持。甚至“五四”运动本身,也与他直接相关。
1919年5月3日,得知中国政府准备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时任北洋政府外交委员会委员长的汪大燮,亲自赶到蔡元培家里,将内情告知。
当晚,蔡元培就将消息通报给了学生代表,消息传开后,群情激愤。他们将定于5月7日举行的游行,提前到了5月4日。游行队伍出发前,蔡元培曾在门口阻拦,未能如愿。
当天晚上,火烧赵家楼后,32名学生被逮捕,其中有20名是北大学生。北大学生群集在三院大礼堂商讨对策,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他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他的营救方式,就是到一位段祺瑞所敬重的前辈家中说情,因为事态严重,所以老先生没能一口答应。他就从晚上9点一直坐到了12点,最终老先生同意一试。因为社会舆论压力,5月7日,学生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次日提出了辞呈,随后就悄然辗转天津后回到浙江老家。